陪人看病有没有需求?

 

编者看到了一篇来自《半熟财经》的文章《有需求就会催生新行业,陪人看病算哪个行业呢?》,里面提及在实际就医场景中一现象:就医陪诊。2015年前后,一批陪诊服务平台集中涌现,但没过多久就销声匿迹。如今,因疫情管控等因素,个人陪诊员与陪诊机构再度悄然入场。编者忍不住在想,陪人看病究竟有没有需求呢?

文章中提及一组数字:在北京,陪诊机构“无忧三甲”的价格为一次500元上下,如需挂号、接送等额外服务,费用可达千元。西安的“优享陪诊”一次收费299元。沈阳作为东北地区三甲医院数量最多的城市,通行的陪诊价格为198元半天、298元全天。从价格上来看,陪诊服务的收费并不算便宜。但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就诊流程漫长繁琐、人口老龄化加剧、独居人士增多……对职业陪诊又有着真实的市场需求,他们的存在切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困难。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2.6万人在淘宝搜索“陪诊”。据不完全统计,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达上千单。可是,陪诊作为一门生意,处境一直颇为尴尬。毕竟,医院一直在强调不断优化流程,完善导医服务,简化就诊环节,甚至投入大量自动化设备和流动工作人员,增强就医体验。陪诊的存在多少让医院有些尴尬。

编者认真对陪诊服务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陪诊服务主要需求人群分以下几类人群:一是腿脚行动不变的患者。包括上了年纪日常出行均需照料看护的老者,他们经常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长期慢性疾病用药或换药,或者需要住院手术,另外是脚腿步受伤或其他术后复诊类的;二是,对数字化设备使用不会或不熟练、以及沟通交流不变的人群。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普及,医院数字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虽然医院完善了就医引导服务,增加了巡逻工作人员,但一方面,由于国内医院普遍存在科室众多,加上过去十几年间“超级医院”的规模化扩建;另一方面,医院为提高看病效率,大多采用医技部门摆中间,门诊部、住院部放两边的“三分式”布局,再用长长的医疗主街将其相连,由病人在流水线上往返“运输”自己。医院越来越像座“迷宫”。面对错综复杂的就诊路线和流程,对于数字化设备使用不熟练或沟通交流不变的人群,单独就医就是另外一场灾难;三是,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但因种种原因无人陪同的人员。此类主要是在职场打拼的人员,因时间或工作安排冲突、或突发紧急职场医疗事故需临时就医,由于无法陪同亲友或患者就医,从而需要求助专业陪诊服务。在疫情管控期间,因为医院疫情防控需要,对于进入医院就诊患者或陪护人员需要出具多次核酸检测,陪诊就医服务也明显增加。

另外,陪诊就医服务不仅仅在现场就医环节,帮助患者取号、建卡、报到、排队、取药,通过合理规划让病人尽快完成问诊与各项检查,如有需要,再预约复查。同时包括诊前咨询、诊后回访。就诊之前:陪诊员一般会先向患者了解病情和诉求,协助在线预约挂号,介绍就诊流程,并提醒他们带上相关证件和过往检查报告。根据患者当日的就诊项目叮嘱禁食、禁水等注意事项。诊后回访:叮嘱客户注意事项,与客户家属沟通就诊情况以及对下次就诊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定制化出行安排、病中照顾和康复护理、代问诊、代取报告、代取药等服务。通过专业、体系化的服务与安排,最大程度方便患者就医,缓解患者情绪压力。

编者认为:陪诊就医系列服务顺应医疗服务行业的革新,将成为化解“看病难”“就医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力量。但由于目前相关行业准则、规范、标准等缺乏,服务机构准入门槛、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等尚不明确,从业人员资质水平、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等。特别是当前电商广泛涉足,容易催生无序竞争、任性定价、纠纷频发等情况,导致人们既想购买陪诊服务,又担心遇到骗子、花费是不是物有所值、医疗隐私有没有可能泄露、陪诊中突发意外责任如何厘清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重蹈2015年覆辙。编者呼吁: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行业准入规范,健全监督、投诉和追责处罚机制,维护号患者和家属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选择陪诊就医服务提供时,也应擦亮眼睛,应该从机构经营资质、从业人员专业能力、风险对冲与综合服务能力等多个角度谨慎筛选:1)在挑选经营机构资质方面,建议选择具备专业医疗护理资质与经验的机构。无论从自身品牌、专业综合能力与服务经验、紧急事故处理能力、风险承受或可持续经营,此类机构都有一套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在解决多元化病患需求的同时,充分保护患者的医疗隐私,将就医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2)从挑选陪诊服务提供者而言,注重服务者的用工关系、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陪诊人员不仅仅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因其服务性质,更需要接受过体系化的专业的看护知识、医疗常识与就医流程等培训,拥有丰富的就医陪诊或护理经验,并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有效的用工关系是保证患者合法权益、对陪诊过程中发生事故或纠纷进行追责的前提和保障。3)在风险对冲与综合服务能力方面,需要有能力根据客户需求和支付能力,提供涵盖健康咨询、定制出行、代理履行家属义务、以及病中看护、术后康复护理等服务能力,提供全流程定制化解决方案。

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服务机构自律,提升从业者专业能力,满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理应是所有服务机构追求的目标和使命。编者期待在市场发展和政策引导“两只手”的推动下,陪诊服务能够不断“进化”,让优质陪诊服务真正尽己所长,成为化解“看病难”“就医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力量。

 

 

职场健康管理委员会(CEHM),携手国内外众多致力于推动职场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者和践行者一起,通过多元化、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构建全流程动态职场健康服务平台,围绕陪诊出行、特需就医、术中陪护、康复护理与7*24小时互联网在线健康咨询等五大领域,构建“无病预防、临床前期干预、治病防残、慢病康复、社交运动”闭环的服务生态,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更好服务员工及员工背后的家庭,传播科学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引领职场健康生活改变,推动职场健康管理不断创新实践,共同呵护企业员工健康,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创建时间:2022-08-17 11:14
浏览量:0
首页    资讯    新闻资讯    陪人看病有没有需求?